4月14日,吉林大学嵇艳鞠教授应邀来校作了题为《超导量子电磁探测技术及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副院长孔明主持,计测学院师生代表聆听了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嵇艳鞠教授主要介绍了利用超导量子传感技术来测量微弱磁场的优势以及我国自主研发的现状,介绍了基于高温超导的地面-航空磁场测量关键技术,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报告会结束后,在场师生积极与嵇教授在高低温超导芯片验证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深入探讨。本次报告会进一步加深与会师生对量子计量与传感方向发展的认识。
在报告前,嵇艳鞠教授与学院领导、仪器学科负责人以及骨干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围绕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等工作给予了指导。
嵇艳鞠,吉林大学唐匡特聘学者领军教授,国家级人才,吉林大学学位办主任兼研究生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时域电磁探测理论、超导量子磁多参量探测装备及技术。发展了地下复杂介质分数阶电磁反常扩散探测新理论,研制了电性源超导电磁感应-极化共生效应探测新系统、高低温超导磁源时域电磁探测系统和时域多波形地空电磁探测系统等,并研发了复杂介质的电阻率和极化率双参数成像软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4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第六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第一责任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43篇,第一发明人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9件、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件。
上一条:原位计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举办“海洋环境与水声阵列特性检测技术”学术会议
下一条:计量测试与仪器学院开展创翼启航·大学生创新大赛系列项目诊断会